错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专栏
喜报!市妇联推荐1人入选省级名单
发布日期:2025-07-18 14:57:16    作者: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中国好网民”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扩大山东网络正能量朋友圈,持续打造“好网民·在山东”品牌项目,提升“好网民·在山东”影响力、号召力,高质量团结引领广大网民,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网络正能量,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4月起在全省范围开展2025年“好网民·在山东”主题活动。截至5月20日,活动收到各系统报名优秀故事的申报事迹材料共914份,经过鲁网初审及专家评审,综合考虑社会影响力、传播力、创新性、覆盖面等因素,最终评选出100篇优秀故事。

其中,滨州市妇联推荐的阳信县洋湖乡庙五庄村朱炳霞:扎根泥土 冲浪云端入选。

1.png

图片

在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双重命题下,互联网技术正成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纽带。阳信县洋湖乡庙五庄村妇联主席朱炳霞,以“短视频+直播”为创新媒介,将妇联工作从线下会场延伸至云端平台,用一部手机、千条视频、亿次浏览,书写了新时代妇联执委“指尖服务群众,云端振兴乡村”的生动篇章。


一、乡村治理的“数字绣花针”:从庭院建设到文明浸润


2.jpg

作为深耕基层的“老妇联人”,她深知乡村治理需以“绣花功夫”精准施策。在美丽庭院建设工作中,她创新采用“线上晒单+线下互评”模式,一方面组织妇女群众通过短视频晾晒庭院改造成果,形成比学赶超的可视化竞争;另一方面带领妇联执委线下走访,通过直播演示旧物改造、花卉种植等实用技巧。这种“云端示范+实地指导”的双线工作法,使庙五庄村仅用两年时间便建成3条“巾帼文明示范街”,并摘得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称号,相关经验在全县妇联系统推广。

在乡村文化振兴领域,她将国家级非遗鼓子秧歌从田间地头搬上直播平台。她策划的“非遗+节气”系列直播中,80岁的老艺人踩着鼓点跳起传统秧歌舞,镜头特意捕捉其鞋底泥土与粗布裤脚的细节,触动网友乡愁共鸣。此类直播不仅吸引文旅企业投资开发乡村旅游,更带动村内妇女组建“非遗传承娘子军”,还通过短视频教学培养年轻传承人12名,使古老艺术在数字化浪潮中重焕生机。


二、法治宣传的“云端移动课堂”:从被动接访到主动传播


3.jpg

她将普法工作从传统的“会议室说教”转向“场景化传播”,探索出“文化活动+法治嵌入”的创新路径。在秧歌队排练间隙,她化身法治主播,以快板、小品等形式演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案例;在维权咨询直播间,通过连麦律师为妇女群众实时解答妇女合法权益维护等问题。凭借这种接地气、聚人气的普法模式,她于2023年获评阳信县“法治带头人”,其团队普法工作经验被纳入滨州市基层治理典型案例库。


三、乡村振兴的“流量引擎”:从风景展示到产业升级


4.jpg

“手机不仅能拍花,还能‘种’出金豆子。”她以短视频为“乡村名片”,构建起“流量引流—品牌塑造—产业变现”的完整链路。她镜头下的百亩芍药花海、金黄麦田、非遗鼓阵等画面,使庙五庄村成为周边省市的网红打卡地,带动了农家乐、农产品销售等消费,还吸引了青年返乡创业。

2025年,她抓住互联网电商风口,开设“手机变农具”直播培训,手把手教会50余名妇女拍摄农产品短视频、运营电商账号,发展乡村电商产业经济,增加村集体及农民收入,形成“头雁引领+群雁齐飞”的模式


四、新时代妇联执委的“数字画像”:从基层干部到网络“新角色”


5.jpg

她将妇联执委的身份深度融入网络传播,使每个视频都成为流动的妇联服务窗口。其抖音账号“霞姐不太闲”被网友称为“最会拍农村的妇联主席”。

“俺们不是要当网红,是要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乡亲们的日子‘直播’出甜头!”从田间地头的草帽到直播间的补光灯,从普法手册的铅字到短视频的弹幕,朱炳霞把妇联工作拍成了乡村振兴的微纪录片,让每个打开手机的人都能看见:在新时代的田野上,妇联人的担当既能长出禾苗,也能长出流量,更能长出千万个家庭触手可及的美好愿景。

图片

END



Copyright © 2008-2015 www.bzwomen.org.cn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鲁ICP备0810679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600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