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全市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在沾化县召开
发布日期:2010-08-10 15:17:04    作者:admin

(副市长尚龙江在博兴县庞家镇安家村视察家庭沼气池建设)

 

(与会人员在博兴县博昌办事处伏田村观摩)

(与会人员在滨城区梁才办事处观摩)

(与会人员在沾化县下洼镇东平村观摩)

(与会人员在沾化县富国办事处黑龙村观摩)

(副市长尚龙江出席会议并讲话)

      8月6日,全市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在沾化县召开。会前,现场观摩了博兴县伏田村、安家村,滨城区孙家楼村、东五里村和沾化县东平村、黑龙村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会上,市妇联主席杨淑云传达了邓向阳书记重要批示并通报全市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沾化县政府副县长巴明华、惠民县政府副县长杨化君作典型发言。市政府副市长尚龙江对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各县(区)分管县(区)长,县(区)农工办、林水会战指挥部办公室、妇联、城管执法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局、水产局主要负责同志;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北海新区管委会分管副主任、农工部部长、妇联主席;市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畜牧兽医局、农机局、农业开发办、黄河河务局主要负责同志;市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领导小组全体成员80 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市委副秘书长、农工办主任姬德利主持。

      尚龙江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开展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重心下移,把力量集中在破难题、打硬仗的最前沿,把责任落实到边、贯穿到底,全力以赴打好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这场攻坚战,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要把干部群众发动好。农民是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作的主体,也是最大受益者。各县区要把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放在第一位,通过各种形式,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作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一要深入发动。指导各村通过召开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妇代会主任等不同层次会议,把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给群众带来的实惠、工作的内容和要求等向群众讲清楚、说明白,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二要典型带动。要善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影响群众、推进工作。各县区要组织各村的支部书记、“两委”代表、妇代会主任等到今天会议观摩的几个先进村参观学习,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后的效果,学习借鉴经验做法,明确努力方向,激发工作热情。三要政策促动。要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引导农民群众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好政府扶持和自身努力的关系,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

      二是要把整治工作规划好。要坚持规划先行,特别要注意抓好每个村的具体规划。要定任务、定标准、定步骤、定时间。具体工作中要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尊重民意、尽力而为的原则。各县区要根据实际,多方听取群众意见,综合考虑农民承受能力和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基础好一点的村,可扩大整治范围,适当提高整治标准;基础差一点的村,既积极作为又要量力而行,合理确定整治内容和标准,要特别注意不能形成新的村级债务,加重农民负担。二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村庄绿化要因地制宜、生态优先。要通过科学规划,丰富乡村绿化空间层次与景观。在村外,通过系统的林网建设,使农田与林网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田野风光与绿色走廊;在村内,要以乔木为主体,以落叶和常绿树相结合,注重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形成错落有序、亲切宜人的绿色空间,构建起“村在林中,院在绿中”的乡村生态新格局。在环境整治上,要扎扎实实开展一场农村“环境卫生革命”。特别是要在垃圾收集处理、沟池河塘清理、“三大堆”清除、村庄整洁绿化等方面下功夫。要尽快配备保洁员、清扫车、垃圾箱等,制定好管理办法,彻底改变村庄面貌。三是统筹协调、搞好结合的原则。要把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作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搞好村镇规划衔接,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资源共享。把绿化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利用村内“四旁”地发展苗木产业、庭院经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做到改善环境与促进农民增收两不误。把环境整治与农村沼气建设、自来水改造等相结合,与实施秸秆还田、秸秆压块、秸秆青贮等相结合,实现秸秆资源化、商品化和产业化,从源头上控制柴草堆、垃圾堆的产生。

      三是要把整治资金筹措好。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的基础上,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立“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农民自助”的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一是财政投一块。各县区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出发,增加环境整治的财政预算投入。明年,市里初步确定拿出6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奖补,各县区要按照1:2的配套比例落实财政预算资金,各乡镇办也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整合分散在部门的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尽可能地向重点村倾斜,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实现最佳效果。二是部门帮一块。市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关于建立滨州市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联系责任制的通知》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县区完成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作任务,帮助县区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大力推广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共同帮扶一个村办的2+1模式,整合帮扶力量,加大帮扶力度。三是社会筹一块。从摸底情况看,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作村均投入很大,仅靠各级财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支持。要鼓励引导企业家通过捐款捐物、提供施工机械设备等,支持农村环境整治,争取本村籍在外能人、亲朋好友支援家乡建设。

      尚市长强调: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能否顺利推进,关键看制度建设和工作机制。要注重研究制定并不断完善各项推进机制,利用良好的制度体系推进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建立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的管护和约束机制。坚持“治”、“管”结合,形成长效机制,彻底走出“整治—回潮—再整治”的怪圈。要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镇清运、县区处理”体制。有条件的村居可以推行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促进环卫职能向农村延伸,切实做好农村垃圾清运和无害化处理工作,不断提高长效管理的整体水平。要深入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文明生态村”等创建活动,发挥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妇代会作用,实行分片包户管理,规范约束村民行为。积极探索通过拍卖村庄保洁权、垃圾清运权以及林权制度改革等,建立村庄保洁绿化长效机制。二是强化领导机制。市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妇联组织要按照邓书记指示精神,把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妇女参与村庄美化、绿化的积极性。三是创新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要在市、县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开设专栏、举办专题节目,大张旗鼓地搞好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每个县区都要挑选出一定数量的“亮点工程”,组织县、市、省乃至中央的各类媒体集中报道宣传,把亮点的示范带动作用放到最大。四是完善考评机制。各县区及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认真研究《滨州市2010年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年终将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兑现奖惩。

Copyright © 2008-2015 www.bzwomen.org.cn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鲁ICP备0810679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600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