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内容
创新思路 积极作为 努力开创妇联工作新局面
发布日期:2013-02-28 10:34:28    作者:admin
       2013年,我县各级妇女组织将按照“123”的总体思路做好妇女工作,即:围绕一条主线,搭建两个平台,做好三件实事,实现妇女事业新发展。
        一、围绕一条主线
 在全县广大妇女中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明确妇女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总体要求,把妇女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促进妇女工作的蓬勃发展。
        二、搭建两个平台
 搭建妇女发展平台。一是抓好技能培训。加强与农、林、牧等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广泛开展种养殖技术、蔬菜管理、户用沼气等实用性培训,使更多的妇女掌握1-2门新技术,同时,依托阳光大姐家政服务中心,社区、村“妇女之家”等,开展家政技能培训、信息咨询、就业指导等一体化服务,使城乡下岗女工和农村闲散妇女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主动服务,指导妇女有序转移。
      二是抓好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深化巾帼冬枣示范园建设。在原来基础每个乡镇新创建3-5个巾帼示范园,定期举办标准化管理培训,提供冬枣生产管理技术、信息等,带动更多的枣农进行冬枣标准化种植,提高冬枣品质。进一步拓展沾化冬枣“妇”字号销售网络,冬枣采摘期间,将“巾帼冬枣园”推介给冬枣收购商和采摘游客。9月下旬,按照县里要求开展好万名妇女销冬枣活动;抓好食用菌致富项目。近期组织有发展食用菌项目意向的农村妇女到古城镇食用菌大棚进行轮流观摩学习,带动更多的妇女发展大棚项目,扩大项目受益面。三是抓好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联合人社局等部门,开展“春风送岗位”招聘会、劳务洽谈会、农村妇女劳动力专场招聘等大型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针对家庭负担重、进城务工难的农村妇女,开展“巾帼致富项目进千家”活动,从巾帼创业者协会会员企业、巾帼龙头企业、致富女能手那里为她们协调手工编织、来料加工等适宜家中作业的零散手工活,通过这种“不离土不离乡,家庭工作两不误”的弹性灵活就业方式,进一步发展庭院小作坊经济。四是是抓好妇女创业扶持服务。做好小企业贴息贷款工作。 2月份,对全县45岁以下的创业女性进行了摸底调查,初步掌握她们的融资需求和生产经营情况,3月中旬,在女性创业密集型乡镇与人行联合实施“巾帼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启动仪式,为农村创业妇女打造融资“绿色通道”。4月份,组织巾帼创业者协会会员 “企业乡村行”活动,以“1+1”帮扶的形式扶持农村妇女致富。四是抓好巾帼文明岗创建工作。上半年,在巾帼文明岗中开展“岗上练兵建功”活动,组织观摩、结对、比赛,提高争创活动的层次和参与面。发挥文明岗的联动作用,在“巾帼文明岗”的岗员中积极挖掘典型,评比表彰一批“巾帼建功标兵”,把创建工作推向深入。做好迎接上级巾帼文明岗复查的准备工作。5月份,在市县两级巾帼文明岗中开展一次集中创建自查活动,严格按照标准,逐一进行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岗位依照罢免程序撤销岗位称号。下半年,把“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向两新组织拓展,在两新组织中,打造10家县级巾帼文明岗。
 搭建妇女维权平台。一是开展好妇女法制宣传教育。开展“三八”维权周活动,通过巾帼法律宣讲团进村进校园提供面对面维权服务等形式,提高妇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开展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月”活动,在县乡村三级妇女干部中,开展一次“我与基本国策同行”的读书征文活动,要求每一位妇女干部读写一篇征文,以此扩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知晓度。二是规范基层妇女维权站建设。抓住“12338”妇女维权热线在全县开通的契机, 对乡镇妇联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维权知识培训,提高妇女干部接线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让热线真正成为妇女群众的“连心线”;开展好基层妇女维权站创建活动,要求100%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妇女维权服务站点,做到有人员、有牌子、有场所、有任务目标,县妇联将定期不定期对各乡镇进行抽查。三是开展“走基层、送温暖、办实事”活动。三八期间,开展“庆三八、走基层、送温暖”活动,对部分贫困母亲、空巢老人、优秀妇女典型进行走访救助;开展庆三八,送健康活动,协调妇幼保健站将母亲健康快车开到乡镇村庄,为贫困妇女进行免费健康查体,更好地为农村妇女服务;六一期间,开展“春蕾计划”、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等救助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困难。
       三、做好三项重点工作
      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按照市里统一部署和全县工作实际,2013年继续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共创建市县生态文明村50个,其中市级35个,县级15个。一是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今年3、4两个月,将集中力量抓好村庄主街道两侧、围村林带绿化和村庄净化,将其作为当前生态文明村创建的两项重点任务抓实抓好,在此基础上同步推进村庄五化建设。选择基础条件好、总体规划好的村作为创建先进村,在做好“五化”达标的同时,挖掘潜力,突出特色,精心打造亮点,达到“一点带一线、一村带一片”的效果,推进全县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扎实开展。二是加大投入,抓好结合。发挥好“第一书记”和包村干部作用,积极争取资金和物资支持,上下联动,保障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发挥优势,推进创建。开展岗村共建活动,组织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集体等先进集体,与生态文明村结成帮扶对子,通过物资帮扶推进村庄五化创建工作;在广大妇女中继续开展以“净在农家、绿在农家、美在农家”为主题的“三进农家”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的参与意识,发挥好妇女和家庭成员在创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四是注重宣传,保障长效。对已经完成创建任务的村庄,注重抓好长效机制建设,健全完善村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配备保洁员,实行专业保洁员包街道、农户包房前屋后的保洁机制,做到垃圾定点存放日产日清,确保创建成果不反弹。注重发挥创建村中的典型带动作用,开展好生态文明村庄、绿色文明街道、卫生示范户评选活动,辐射带动更多村庄实现环境的彻底改善。
 做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是抓好两新组织妇女组织筹建工作。3月份,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月活动,去年年底,我们已对全县两新组织党建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我县两新组织已建党组织的74个。3月1日在富源街道海金食品有限公司召开妇女代表大会,以此为开端,引导全县两新组织筹备建立妇委会,配备专(兼)职妇联干部,计划于3月底实现全县两新组织妇女组织全覆盖。二是加强妇联机关建设。节后第一周,县妇联对机关干部工作作风进行整顿,在学习沾发2013《关于切实改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基础上,对妇联日常工作制度进行了规范,每位工作人员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把分工情况进行了对上级、同级和下级三公开,实行分工问责制,集中解决妇联机关存在的作风涣散问题。召开了有乡镇妇联主席和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的会议,制定了同级评、上评下、下评上监督制度,进一步提升妇联系统办公效率。三是抓好活动阵地建设。今年我县实施“1467工程”,在全县范围内建立70个社区,县妇联将以此为契机,在全面抓好省级妇女之家建设示范点的基础上,建设社区妇女组织和妇女之家。下半年,在典型乡镇召开妇女之家现场推进会,以点带面,推进全县村居(社区) “妇女之家” 组建率达95%以上,两新组织“妇女之家” 组建率达85%以上。
 实施好巾帼文明促和谐工程。2月21日,举办了庆新春文化广场舞汇演,来自县直7支代表队在电影院广场表演了各具特色的广场舞蹈,竟展了广大妇女巾帼英姿;三八节期间,对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妇女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宣传先进事迹,激励更多行业女性创先争优、建功成才;做好特色家庭创评工作。年底,在全县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及“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广泛带动更多妇女和家庭成员以德治家、文明兴家。加强巾帼文明队建设。组织巾帼文明队开展“三下乡”等多形式的文化宣传交流活动,把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四、对妇女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妇女干部素质培训。组织妇女干部参加妇联系统业务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组织妇联走出本地,加大与兄弟地区、各相关组织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优势互补,以满足妇女干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妇联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二是完善基层妇联组织体系。目前,基层妇联组织编制和经费少,基层妇联干部普遍存在着兼职现象,且没有独立办公场所,基层妇联工作呈现弱化趋势,建议今后进一步重视支持基层妇联组织工作,加大经费投入,增加妇联力量,设立办公场所,使基层妇联组织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三是加强妇女工作的调查研究。选择那些在工作实践中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各部门、处室的职能和职责,开展有针对性调研。各部室每年至少要开展一项专题调研,坚持边调查边解决问题,把调研成果直接转化为决策,全力解决好妇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加大与社会其他组织交流的力度。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横向联谊组织,建立女领导干部、女企业家、女青年知识分子、女村官联谊制度和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巾帼志愿者队伍等,凝聚各界妇女的力量,成为基层妇女工作的重要编外力量,填补妇女工作的“空白点”。
Copyright © 2008-2015 www.bzwomen.org.cn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鲁ICP备0810679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60002000059号